注册 | 登录
  • 视力保护色:
  • 字体:[ ]

擦“靓”小城镇 孝昌县有何“大手笔”

发表时间:2023-06-15 08:59

       小城镇是县城之尾、乡村之首。近年来,孝昌县围绕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治理水平等方面,实现“七个补齐”,坚持把“擦亮小城镇”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立足“全域推进”。

       小城镇改头换面 城市居民“逆行”归乡

       最近,63岁的孝感市民吴俊华和老伴魏翠林下定决心“挪窝”,从孝感市区搬回孝昌小河镇。老人决意“逆行”归乡,是因为昔日小城镇有了新变化——黑臭的小河溪成了清澈的景观河,废弃的荒滩地成了美丽的休闲公园,街面也再不淹水了。

       孝感市民 吴俊华:“面貌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老街和新街变化特别大,也特别好,特别是刚刚后面的那条小河,现在改成港,那以前就是个臭水沟,最后把它改造了以后,这个水变清了里面种了一些水草以后,这个水质挺好的,我没事就在里面钓鱼。”

       环西街口的老屋,是魏翠林的祖宅,这两年,两人把祖居的房子修缮一新后,索性就住了下来。到了周末,他们还经常邀请昔日的同学和好友到家中小聚,一起享受舒适的小镇生活。

       孝感市民魏 翠林:“环境好了,我们就迫切地想回来,到处跟城内一样,环境非常优美,健身器材小公园美如画。我还强烈推荐我的同学,我们一起长大的朋友我让他们一起回来住。”

       让更多人有念头返乡,是因为孝昌县环境面貌的改变。自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以来,一批像小河镇这样的小城镇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镇长 鲁亮:“我们‘擦亮小城镇’主要以补齐功能短板和擦亮景观节点为主,来提升整个镇区的功能方便服务于民,比如说小游园,整个街面的修整,还有其他的停车场等等。”

       孝感市孝昌县住建局副局长 徐少华:“在‘擦亮小城镇’建设这一块,上级有硬性的工作要求乡镇的干部群众有热切的愿望,所以这项工作势在必行,必须实施谋划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要考虑到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仅靠吃饭型的孝昌财政肯定有心无力。“擦亮小城镇”依靠县级财政较大支出,既不现实,也不长久。

       孝感市孝昌县住建局副局长 徐少华:“在前期充分调查的基础之上,我们11个乡镇通过围绕七个补短板方面的要求,最迫切需要的是建设300个项目以上硬性的投资在4.5亿左右,资金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庞大。”

       庞大的资金需求,让住建部门犯了愁,各乡镇也都绕不过这道坎。就拿小河镇来说,建设资金需求在6000万元左右,而这笔钱就是全镇一年的财政收入。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镇长 鲁亮:“我们一年财政收入也就六千万,还要扣除其他的所有硬性支出,我们一个乡镇的财力是很难支付整个功能镇区建设这种统一要求的,不吃不喝一年还不够,至少要两年的收入才能做这个事。”

       县、乡两级财政都无力支出,那就找银行融资。但是,孝昌自身底子薄,缺少优质抵押物;找市场主体投资,仅凭盈利微薄的基建项目,还是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目光。

       孝感市孝昌县住建局副局长 徐少华:“最后是通过多次的协调会、交流会、推进会,我们县委、县政府下决心,采取第三方投资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项目实施的这一个模式,F+EPC模式。”

       F+EPC模式吸引央企投资 “化零为整”解决资金难题

       F+EPC模式,就是融资+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模式,由孝昌县统一“打包”,涵盖11个乡镇、共300多个子项目,招引一家有实力的建设主体。

       很快,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纷至沓来,包括中冶华亚建设在内的5家资质等级、综合实力、服务效能较好的央企、国企向孝昌县抛来橄榄枝。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孝昌县项目负责人 刘阳:“我们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是一家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的央企,可以整合资金,可以勘察设计,也可以工程施工,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完全有能力承接和服务好这个项目,整个项目我们实行‘化零为整’这样一种合作方式,把孝昌11个乡镇主要围绕‘七大补短板’这样一个范围,涉及到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的整治,以及一些功能提升,把它整体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整体打包。”

       “化零为整”,整体打包,统一实施。这样一来,投资主体既保证项目预期效果,又能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而且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盈利。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孝昌县项目负责人 刘阳:“这个项目的合作期总共是五年第一年投资建设,后四年回收工程款作为一家具有工程建设全产业链的央企我们在优化设计,精益建造上下足功天,还是能够获取一定的工程利润和社会效益。”

       算好经济和社会两本“效益账”,投资主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后,孝昌县对5家入围企业的建设案例、技术团队能力以及双方合作条件反复比较、综合考评,最终锁定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孝昌县项目负责人 刘阳:“单独地做招标、做实施太零散了,也不方便它的统筹管理,如果由我们中冶华亚统筹这样一个事的话,来做好全盘的一个统筹以及人力、物力,做专业切割来做好分配。”

       采用F+EPC模式,从2021年底,中冶华亚分期分批建设,3年间,已滚动投资6.3亿元擦亮孝昌小城镇。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镇长 鲁亮:“现在我们整个的集镇面貌,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我们建了八个停车场,建了六个街心公园,我们小河溪整治全部都完成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孝昌县项目负责人刘阳:“目前‘擦亮小城镇’项目一期已完成县域东部,小河、丰山等5个乡镇,二期涉及县域西部王店 白沙等6个乡镇,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

       听民意 补短板 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

       “擦亮小城镇”就是要着力解决小城镇在综合治理、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特色风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由传统小城镇向既有外在“颜值”,又有内在“气质”的美丽蝶变。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党委书记 李慧涛:“这一个项目的实施,还是更加坚定了我们,如果政府站在群众的立场,站在公共服务的立场,还是能够得到群众大力支持的,我们理解还是以真心换真心,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老百姓比较淳朴的民风。”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小河溪社区书记 项长宏:“现在从南头到北头,只要是在镇区的群众都感到搞得确实可以,美化了、靓化了,觉得自己是小河的一员都感觉非常自豪,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变美了!”

       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一方面深挖各镇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另一方面深入镇区听取民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孝感市孝昌县住建局副局长 徐少华:“我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招引社会资金6.3亿元,分四批全域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品质。”

       在孝昌县域西部的白沙镇,功能镇区初设方案中没有刷黑的机耕路,在群众反复建议后,通过项目提升工程建成了宽敞通畅的外环路。

       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人大主席 程东风:“当时是一条机耕路,这里是砂、水泥石子路当然没有硬化,也没有黑化,因为我们设计功能镇区是设计镇区类的基础设施,这是在镇区外就像我们镇区的一条外环,所以当时没有把它设计在内。”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孝昌县也在“擦亮小城镇”提升项目中补齐功能、完善短板,让当地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农技小区居民 刘春德:“现在农户都富了,都买了车,特别在节假日,一个是端午节,一个是‘五一’,再就一个‘十一’,再一个春节,镇区的路全部堵死了,多次向政府提出来 要修建(外环)路。”

       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人大主席程 东风:“针对老百姓提出的这个意见,我们进行了仔细地研判和商量,这确实是个好意见,就反复和县政府、县建设局领导申请,说明理由就把它又作为一个提升工程,积极跟上面申报上去了。”

       当前,孝昌县正抓住机遇,聚焦短板,系统谋划,全域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扫描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