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评估报告
近年来,孝感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和“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以100个乡镇示范创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风貌、提升城镇品质,全力推动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一大批“功能齐、环境优、秩序好、产业强、人文美”的特色精致小城镇纷纷涌现,成功打造了“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孝感样板”。
一、总体情况
全市所辖7个县(市、区)共126个乡镇场办事处,镇区常住人口约80万人,城镇化贡献率30%。全市压茬推进100个乡镇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17个乡镇获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奖补引导资金(17个乡镇分别是:孝南区西河镇;汉川市沉湖镇;应城市汤池镇、东马坊、杨河镇;云梦县伍洛镇、倒店乡、义堂镇;安陆市洑水镇、烟店镇,李店镇;大悟县新城镇、宣化店镇;孝昌县王店镇、季店镇、邹岗镇、小悟乡),孝昌获全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整县推进先进县,我市在全省擦亮小城镇宜昌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功能短板加快补齐。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围绕解决“五个不便利”(办事不便利、就医不便利、子女入学不便利、留守老人吃住不便利、生活设施不便利),以“七补齐”(即补齐规划缺失、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短板)为重点,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功能,推动实现镇区功能“小而全”(功能完备)“小而精”(服务有效)“小而美”(设施美观)。截至目前,95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商业化运行稳定,123座乡镇垃圾中转站高效运转,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全市新建改建农贸市场76座,建设公共停车场188处,打造小游园小公园103座,改建新建卫生整洁公共厕所116座,设立运营规范物流站点205处,组建县域医共体13个,覆盖基层医疗机构123家,实施乡镇薄弱学校提升73个,启动建设“五小”场所(小文体活动室、小澡堂、小食堂、小图书室,小厕所) 209个、乡镇公共服务干部周转房3140套。
二是镇区颜值蝶变跃升。围绕解决小城镇“千镇一面”的问题,充分利用自然人文禀赋,将“孝”的基调、“绿”的理念、“美”的元素,以及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有机融入项目建设,不断刷新城镇颜值。安陆市烟店镇擦亮李白故里名片,确立“唐风古镇”特色定位,对接白兆山4A级景区和五言陆色农业观光园,按盛唐建筑风格改造集镇沿街800多间房屋,利用闲置农房改建乡村民宿,实现“村民变房东,房东变股东,股东变老板”,特色旅游小镇初具规模。孝南肖港镇依托天紫小镇(中华敬老园)以“孝文化”为核心构建康养服务体系,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康养综合体。
三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通过推进立面修缮、管线入地、违建清拆、商招升级,引导坐商归店、行商归点,开展散、乱、差、脏、破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的所有乡镇,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初显。应城市田店镇紧邻大富水,围绕水文化和水环境主体,对大富水周边11200平米范围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升级;拆除危房旧房2500平米,清理违章建筑3000平米,迁移铁塔杆线10座,整理强弱电管线6000米,黑化道路面积20000平米,新建路灯110盏,“水美田店”的“功能镇区”初见雏形。云梦倒店乡通过精准治乱、系统治污、全面治水的方式,乡容镇貌焕然一新。
四是特色亮点交相辉映。立足乡镇自身优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了一批红色(大悟新城、安陆赵棚)、文旅(应城汤池、孝昌丰山)、商贸(安陆洑水、孝南西河)、工业(汉川马口、云梦伍洛)、农业(孝昌邹岗、应城杨河)等特色小镇。汉川市马口镇发展民营企业近300家,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发展优势城镇”“中国制线名镇”。大悟新城镇深挖徐海东大将故里等红色文化资源,擦亮“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生态镇”等“国字招牌”,结合花生、现代畜牧(正邦集团)等产业优势,推动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融合发展。
五是满意指数明显提高。遵循共同缔造理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找准群众需求和上级要求的契合点,探索建立“群众议、群众建、群众督、群众享”的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全程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实现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与满意度大幅增强。在我市“功能镇区”半年拉练考核问卷调查中,98%以上的镇区居民对开展“擦亮小城镇(功能镇区)”行动表示很满意;孝昌邹岗镇在调查问及“是否对当地美丽城镇建设感到满意”时,九成以上居民表示满意,同时也带动了该镇在“一感一度一率两评价”的工作排名上升了63位。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高标准规划。按照省关于“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印发了《孝感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第一时间布置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操作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迅速启动美丽小城镇建设工作。7个县市区均编制了县级“擦亮小城镇”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按照“一镇一规划、一镇一方案”的要求,明确组织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市级主导、县级统筹、部门主抓、乡镇主责的工作机制。
二是清单式管理。市级层面制定《关于认真谋划“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项目和任务的通知》,指导各地建立项目库清单和任务清单,县级层面,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原则,逐镇明确责任主体、建设内容、实施时间、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目前,全市实施“擦亮小城镇”建设行动的100个乡镇完成了规划方案、项目库编制,结合我市“功能镇区”示范创建活动,44个示范创建乡镇规划方案均通过县级专家评审,县级政府做出批复。
三是项目化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围绕吃穿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新建改造了一批基础设施、开展主次街道路面综合治理,建设农贸市场、节点景观、休憩游园和小镇客厅等,加快实施环境整治及项目建设,小城镇环境和功能不断提升。
四是全过程督导。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地项目的前期工作、招标和项目建设,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资料清单。适时开展季度调研督导,对成效明显的乡镇予以通报表扬,对进度滞后的乡镇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加强协调督办。结合我市“功能镇区”示范创建活动, 制定和不断优化“擦亮小城镇(功能镇区)”考核指标体系,精准考核、量化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干。
五是多渠道宣传。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工作简报的形式,积极报道我市各地推动“擦亮小城镇”的亮点工作、好的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在全市范围进行宣传推广。同时积极向人民网、荆楚网、湖北广电等大媒体供稿宣传,为我市“擦亮小城镇”行动进行专项报道,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各级部门开展工作的活力。
(三)项目谋划及资金投入情况
一是谋划实施项目建设。全市共谋划项目1542个,计划总投资105.70亿元,其中公共环境项目186个,计划投资10.63亿元,公共服务项目36个,计划投资26.08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13个,计划投资46.73亿元,城镇风貌项目220个,计划投资14.51亿元,产业发展项目36个,计划投资6.13亿元。截至8月底,已实施项目1123个(其中完工项目714个),完成投资额36.90亿元。
二是全力保障资金投入。在资金筹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围绕“擦亮小城镇(功能镇区)”建设中项目所需、政府所能、资金所向,大力招商引资、立项争资、铸台融资、主动从政策、社会、市场中争资、找资、融资,为项目建设夯实基础。孝昌县采用F+EPC模式与中冶地质中南局合作,融资5.5亿元实施全县11个乡镇“擦亮小城镇”项目建设,汉川采用“BOT+”融资建设模式和“乡镇融资+县级奖补”融资建设模式,云梦县“1+N”融资建设模式、应城孝南大悟县级国企平台融资建设模式,安陆乡镇组建国资公司融资建设模式开展小城镇项目建设,解决乡镇财力不足问题;孝昌邹岗镇利用土地增减挂钩资金开展小城镇建设,安陆洑水镇引导本地企业建设运营首家商贸综合体和开展燃气延伸工程建设,小镇面貌焕然一新。
(四)政策保障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和《孝感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和孝感市《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实施方案》,依据省住建厅2021年1月印发的《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技术指南》、《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工作导则》,以乡镇为主体,立足各乡镇实际,科学编制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规划(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由市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三项行动”获得省级特色亮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孝感市《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孝感市乡村振兴“三项行动”考核办法》,每年拿出500万元对排名前10位、推进成效显著的示范创建乡镇实行奖补激励,同时与干部及时奖励和提拔任用挂钩。
二、拟申报省级示范乡镇情况
(一)示范乡镇名单
我市申报省级示范乡镇28个,分别是:孝南区4个(西河镇、肖港镇、朱湖办事处、毛陈镇);汉川市5个(马口镇、南河乡、沉湖镇、麻河镇、中洲农场);应城市5个(田店镇、汤池镇、东马坊街道办事处、杨河镇、黄滩镇);云梦县3个(倒店乡、伍洛镇、沙河乡);安陆市3个(洑水镇、烟店镇、李店镇);大悟县4个(三里城镇、新城镇、宣化店镇、大新镇);孝昌县4个(邹岗镇、丰山镇、周巷镇、小河镇)。
按类别分:
1.城市节点型乡镇4个,分别为:肖港镇、毛陈镇、李店镇、黄滩镇
2.特色型乡镇24个,分别为:
文旅特色型8个( 田店镇、汤池镇、烟店镇、三里城镇、新城镇、宣化店镇、丰山镇、小河镇) ;
商贸特色型2个( 西河镇、洑水镇);
农业特色型10个(朱湖办事处、南河乡、中洲农场、麻河镇、杨河镇、倒店乡、沙河乡、大新镇、邹岗镇、周巷镇);
工业特色型4个(马口镇、沉湖镇、东马坊街道办事处、伍洛镇)
1、示范乡镇基本情况
见县级评估报告
(三)申报理由
以上28个乡镇在“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中,通过系统谋划、创新办法、一体推进、全域行动,扎实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的开展,工作成效显著,也带动其他乡镇“比、学、赶、超”,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8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获评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以奖代补发展引导资金。有10个乡镇获得2021年度孝感市“功能镇区”示范创建优秀乡镇。
三、主要做法
(一)坚持强化领导,高位推进抓创建
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结合孝感实际,以“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孝感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高规格领导,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将擦亮小城镇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项目“五化管理”平台,在线跟踪管理,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半年观摩拉练,将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党政目标管理和干部实绩考核,市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前10个优秀乡镇予以奖励,与干部及时奖励和提拔任用挂钩。
(二)坚持锐意创新,破解难题抓创建
一是一个篮子装菜,破解资金难题。资金是“擦亮小城镇”行动关键因素,各地加强资金统筹,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孝昌县政府采用F+EPC模式与中冶合作,开展小城镇项目建设,解决乡镇财力不足问题;应城市政府统筹安排,将项目一体打包向农发行贷款,化解乡镇融资难问题;云梦县由城投公司统一融资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各地将擦亮小城镇建设作为重大补短板项目,积极申请项目,统筹利用土地出让、土地整理、碳排放交易、自然资源开采等收益,支持乡镇建设。
二是一个调子划船,破解管理难题。市委出台乡镇综合管理执法改革方案,建立乡镇实体综合管理执法机构,纳入乡镇统一指挥、管理、调度,破解乡镇管理窘境,提升乡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全市36个综合管理执法改革试点乡镇已设立机构,一批着装整齐的管理队伍已进入街头巷尾开展管理,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三是一个节奏敲锣,破解治理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共同缔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实行街长制,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单位庭院创建活动。实施“两委+理事会+专业协会”工作法,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三)坚持锚定目标,突出特色抓创建
一是规划设计强龙头。各地将镇区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与文化镇、产业镇等发展规划衔接,与美丽乡村建设衔接。结合国土规划,各地统一聘请专业机构,采取“两下两上”编制程序,充分听取民意,充分调查研究,坚持党委政府民主决策、重大项目专项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施策。
二是拆违消危提品质。“拆”腾挪空间、“拆”调整功能、“拆”理顺秩序,“拆”出内涵发展之路。各地整合城管、资规、建设等部门力量,采取违规设施强制拆除、危险房屋劝其拆除、闲置设施有偿拆除、丑陋设施引导拆除等措施,拆出空间用于公益性设施建设,实现从“要我拆”到“我要拆”转变。
三是整治环境优秩序。占道经营、无序堆停、乱搭乱建、乱扔乱倒等,是小城镇普遍顽症。各地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聚焦空中、地面、地下,采用微改造、微更新方式,持续推进主次干道建筑外立面修缮改造、弱电管线入地入廊、乱搭乱建清拆,商店铭牌升级改造,小城镇内外兼修迎蝶变。
四是植绿补绿刷颜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补植保绿、裸土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添绿,以绿色打造乡镇的底色,增添群众的喜色,构建起“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宜居生态环境。
有关建议:
省级层面研究制定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整合优化要素资源,在土地、财政、投融资、项目建设、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小城镇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孝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9月15日
扫描分享
- 大悟:“擦亮小城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2-10-08
- “梦里花园”款款来 ——孝昌县“擦亮小... 2022-12-28
- 擦“靓”小城镇 孝昌县有何“大手笔” 2023-06-15
- 应城郎君镇:“五化”同步 精心擦亮热电... 2023-08-11
- 市住建局扎实开展小城镇建设 推进乡村全... 2024-01-05